EN
中文
Tianni Cases
Home | 0riginal Work | Tianni Cases

「天倪案例」“醉酒型”强奸被判缓刑实务篇

2025-04-08


《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保护的法益是妇女的性自主权。那么“醉酒型”强奸是指行为人与陷入醉酒状态的妇女发生性关系,不论陷入醉酒状态的妇女是被行为人灌酒所致或自发饮酒所致。"陷入醉酒状态“的认定标准,应当符合本罪条款中概述的与暴力、胁迫手段压制妇女不能反抗的相当程度。即陷入醉酒状态的妇女,与遭受暴力、胁迫失去性防卫能力的被害人一样,对性丧失了自主权,与此种状态下的妇女发生性关系,即符合刑法上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认定。

根据2021年6月17日最高法、最高检《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强奸妇女1人的,在3年至6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可见在没有自首、立功、从犯等法定减轻情节的情况下,本罪的量刑起点至少是三年。

作者采集江苏省地区2020年至2025年五年内强奸罪被判缓刑的数据,统计强奸罪判决文书366件,其中判决有期徒刑并适用缓刑的案件22件,占比6%。强奸罪被判缓刑下降趋势如图:



“醉酒型”强奸被判缓刑实务篇2例——无自首、立功情形下办案简述

通过上图数据能够清晰认识到强奸罪在实务中被判缓刑的概率是极低的。江苏天倪律师事务所徐凤律师分享代理的两起强奸罪缓刑判例,尤其均属酒后强奸,具有一定共性,希望能给读者些许启发。



该两起酒后强奸案件,在被告人均不具备自首、从犯、立功等减轻处罚情节的基础上,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以下是两起案件的简述。案件经过:

A:X某与被害人S系初中同学,因同学聚会,二人在饭店吃饭饮酒。2019年11月9日凌晨1时许,X某将喝多的S送回S的家中,并在S卧室内与其强行发生了性关系。

B:N某与被害人L某系公司上下级关系,二人在异地出差过程中,一起吃饭饮酒。N某将醉酒后的L送至L入住的酒店房间,并在未经L同意下与L发生性关系。

裁判结果:

A结果:


B结果:


两案共性:

1.双方系熟人关系。A案件中,被告人与被害人系多年同学甚至有部分暧昧关系,双方在凌晨饮酒过程中,被害人还存在与A多有亲密动作、帮A挡酒等行为。B案件中,被告人与被害人系同一公司的上下级关系,被害人的入职转正受被告人主管。两案件中,行为人和被害人之间特殊的现实关系导致施、被害方在相处过程中会发生容易催生误会的暧昧举动和亲密行为,使得被告人在酒精、类亲密动作影响下实施犯罪行为。

2.作案空间相似。A、B案件中,发生性关系的空间均在被害人控制的领域,具有私密性,难以为外人所知悉。

3.事发后,均取得被害人谅解并给予相应补偿。两案件在审理过程中,被告人均积极向被害人表达歉意、真诚悔过并给予相应补偿,获得了被害人的刑事谅解书。

辩护思路:

1.无罪辩护是手段,当事人利益最大化为结果。A案拿到手先天不足,虽有电话传唤主动投案的行为,但当事人前期坚持无罪供述,如实供述性未能满足,自首没有被认定。辩护人徐凤律师介入后,仔细阅卷,查看被告人与被害人聚会饮酒的监控视频,发现存在对被告人疲劳审讯、被害人主动帮被告人挡酒且举止亲密、二人在被害人卧室发生性关系现场无第三人佐证等证据瑕疵问题。辩护人经研判与被告人兵分两路,被告人认罪认罚争取拿到坦白的从轻处罚情节;辩护人坚持无罪辩护,启动排非,在庭前会议中将案件证据存在的问题逐一质证反映。同时联动家属拿到被害人的刑事谅解书。最终,人民法院宣判本案适用缓刑。

2.巧化矛盾获谅解,社区矫正先进行。B案件介入时,被告人的有罪供述已被拿下。案件没有无罪辩护的空间,作为辩护人就得从现实证据的基础上发掘给当事人最好的案件结果。被告人供述一直稳定,认罪态度获得检察官认可。优秀的工作履历和技术能够给予一定“主观恶性较低”印象分加持。本案最大的矛盾在于被害人情绪强烈拒不谅解。经前后谈判三次,最后徐律师以女性视角和被害人取得共情,鼓励被害人阔别过去拥抱新生,也让被害人强烈感受到被告人的悔罪态度并最终谈好补偿,最后在检察官见证下签署了刑事谅解书。考虑到适用缓刑需进行社区矫正,徐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向检察机关提出发函进行社区矫正,检察院采纳徐律师建议并在移送法院之前,得到被告人户籍所在地司法局同意接收社区矫正的回函。审判阶段,辩护人继续做加分项,提交被告人品格证据、再次稳固被害人谅解,打消法官判缓的社会因素考量障碍,最终收获缓刑判决。

办案启悟:

从事司法实务的刑辩律师都很清楚强奸罪获得缓刑的概率堪比在检察院拿到存疑不诉。在徐律师、付律师办理前述强奸案过程中,另知悉同城他院一强奸案件,被告人具有自首、谅解等情节,却仍被判有期徒刑实刑。

个案确实存在案件事实的差异性,但辩护人在整个办案过程中,如何不断垒高加分项去质变案件结果,则是案件最终的制胜砝码。具备哪些法定从轻、减轻情节,最朴素的法律人都能看得到,实践中为何同类型的案件,会呈现不同的判决结果呢。专业的法律基础是做好刑事案件的基石,和公检法如何建立沟通最大化,如何化解案件中其他阻碍和风险,则是刑事辩护里精卫填海般坚不可移的技术领航。

最后分享一段:刑辩者,为法治开道,砥砺前行;为众人抱薪,斩断困厄;为弱者发声,无惧风雨。每做一个刑案,其实是拯救一个家庭。如付士峰律师常说,但愿苍生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与君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