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SU7试驾事故致3人遇难"事件引发全网热议。事故责任如何划分?车企是否需要赔偿?受害者家属如何维权?
江苏天倪律师事务所殷明律师接受《现代快报》独家专访,从法律视角深度解析案件焦点,厘清公众疑虑。
时间与地点: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安徽铜陵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时发生严重碰撞事故。事发路段因施工封闭原车道,
车辆需改道至逆向车道,但未及时避让隔离带水泥桩。
车辆状态与碰撞过程:事故发生时,车辆处于NOA(导航辅助驾驶)状态,初始速度为116km/h。系统检测到前方施工障碍物后发出预警并开始减速,
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操控转向并进一步减速至约97km/h,但仍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猛烈碰撞,导致车辆爆燃。事故造成车内3名女大学生(年龄21-23岁)
当场或经抢救无效死亡。
救援与车辆损毁:碰撞后车辆起火燃烧,车门疑似因变形或系统故障未能解锁,外部救援困难,最终车辆仅剩车架。
通过相关报道来看,本次小米汽车发生的交通事故为单方交通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事故。关于事故损失可以通过下列途径主张赔偿:
(一)保险公司理赔
如果车辆投保了车辆损失险,车辆损失可以向保险理赔。如果还购买了车上人员(乘客、驾驶人)责任险,驾驶员及车上人员的伤亡均可由其近亲属
向保险公司理赔。
(二)向销售商及生产商主张赔偿
这个要看小米质量存在不存在问题,是否存在设计缺陷(电池安全性不足),如果存在前述情形,就可以向销售商或汽车生产商主要赔偿。
还有高速公司施工路段的警示标准有没有设置,设置是不是符合法律规定,如果不符合标准,施工单位也应该承担部分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
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
施工作业单位应当在经批准的路段和时间内施工作业,并在距离施工作业地点来车方向安全距离处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采取防护措施。如果施工单
位未按照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施工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江苏天倪律师事务所始终秉持“以人为本、开放包容、团结协作、创新争优、扶危济困、护法维权”的理念,在交通事故、产品责任纠纷领域深耕多年,
曾代理多起重大公共事件维权案件,为当事人争取合法权益。